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阳站长网 (https://www.0734zz.cn/)- 数据集成、设备管理、备份、数据加密、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经验 > 正文

危险的人脸识别:再不“要脸”,我们就要裸奔了

发布时间:2019-09-13 08:57:08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燃财经
导读:AI换脸软件ZAO的走红,打开了人脸数据应用的潘多拉魔盒。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这是ZAO的宣传口号。当不少人惊叹于其换脸效果的逼真之时,一些人开始担忧:倘若这一技术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同样仅需一张照片,你就可能变成色情电影演员、犯罪事件

教育是人脸识别的“重灾区”。不少教育科技公司都推出过类似旷视的监控功能,声称可以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并对异常行为实时反馈。一段宣称是“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描述是这样的:

系统每隔30秒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6种行为,再结合面部表情是高兴、伤心,还是愤怒、反感,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目前仅趴桌子一项为负分行为。若此类不专注行为达到一定分值,系统就会向显示屏推送提醒,任课教师可根据提醒进行教学管理。

除了课堂以外,高校所谓的“智能校门”,教室门及宿舍的出入也都在加装人脸识别系统。但闸机只是切入点,更多方案提供方希望用AI重构教育全流程,所以出现了上面我们看到的场景。《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众多AI技术公司、教育场景公司加入红利的争夺中。

巨头公司也不例外。京东曾推出过一款基于AI的“超级眼镜”,据介绍,佩戴“超级眼镜”的店员可以看到眼前顾客的会员信息、用户画像、购物倾向等重要信息,全面实现“知其所想,投其所好”。2017年,京东还推出过自己的无人便利店,通过刷脸来记录顾客的购买喜好,并将这些消费行为信息保留。

百度将活体识别技术用在百度钱包账号找回功能,腾讯微众银行用于开户过程。微众银行活体检测需要镜头前的用户读一段文字,并配合语音识别检测。借着刷脸识别、人脸支付等黑科技的噱头,能够收集人脸信息的应用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如今人脸识别应用已经变得娱乐化,收集人脸数据的门槛正在一步步降低。

危险的人脸识别:再不“要脸”,我们就要裸奔了

娱乐化大大降低了厂商收集用户人脸数据的门槛

当然,正如苹果公司CEO库克所说,“技术本身没有好与坏,一切由我们人来决定”。

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在哪里,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经因为说“中国人愿用隐私换便利”引起舆论围攻,在技术好与坏的判断上,科技大佬们的态度也很关键。

可怕的后果

早在2017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就曾经预言:以手机解锁为代表的人脸应用出现,会让人脸扫描正常化,也会让人脸识别终将被滥用。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脸数据被上传到云端,数据泄露或违规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以ZAO为例,ZAO能走红的一大原因是,它降低了AI换脸的使用门槛。但该技术同样可能被用于虚假宣传,比如爱“炫富”的微商们,以前喜欢P图和奥巴马握手,以后是不是会直接上一个以假乱真的握手视频?以前希望借“马云语录”为各种忽悠项目站台的微商们,以后是不是会直接上一个马云“亲自代言”的视频?

敲诈和诈骗也需要警惕。2017年底,国外一位ID为“deepfakes”的网友,首先使用了AI换脸算法,此后这种算法也被命名为deepfakes。随后在国外的Reddit论坛上,产生了大量的AI换脸视频。然而这一技术后来被乱用,开始有人用换脸技术将色情作品中的主角换成明星脸,并上传到著名的色情影片分享网站Pornhub上。未来,如果有人把我们换脸成色情影片演员、犯罪事件主角、被绑架的人质……或者伪装成我们进行视频通话(结合声音模拟技术),并以此进行敲诈或对亲友诈骗,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每日邮报》日前报道,今年3月,一名诈骗犯利用AI语音模仿软件冒充公司大老板,成功让一家英国能源公司的CEO相信自己正在与德国公司的老板通电话,并骗走了22万欧元。未来,如果类似骗术结合换脸视频,诈骗的成功率恐怕会更高。

FaceTime是苹果手机内置的一款视频通话软件,曾有不少网友表示接通后对方处于黑屏状态。除了发垃圾广告外,还存在一种可能,对方截取你的面部画像用以破解人脸识别系统,细思极恐。

用淘宝搜索“假脸面皮”,可以以非常低的价格轻松买到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等明星的乳胶面具,有商家也可接受定制。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电影《碟中谍》里面的场景恐怕很快会成真。

福布斯记者Thomas Brewster发布过一篇文章,介绍了3D打印头型如何成功骗过智能手机人脸识别的过程。Thomas Brewster合成了一张自己完整的3D图像,打印出了一个3D头型,然后对5款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进行解锁测试,惊讶的是其中有4款都沦陷了。人脸识别被成功骗过意味着我们并不能百分百依赖人脸识别措施。

危险的人脸识别:再不“要脸”,我们就要裸奔了

Thomas Brewster的3D打印头型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换脸技术暂时还不能大规模威胁到我们的手机支付安全。一位技术人员告诉燃财经,刷脸支付需要调用摄像头对人像进行检测,屏幕反拍的方式目前并不能骗过摄像头的生物监测技术。

但也不要轻易乐观。美国有一款名为Twinning的应用,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就能通过人脸识别找到与其容貌最相似的明星。但在走红之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信息泄露,现在在谷歌搜索中,还能看到不少泄露出来的照片。因此,谨慎使用可能收集我们人脸数据的应用十分重要。

可能到来的“裸奔”时代

人脸识别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人脸数据被泄露并和其他个人信息打通,将导致一个彻底“透明”的时代的到来。

今年年初,燃财经曾经报道过巧达科技,这家企业因为非法窃取公民信息被查封,36人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燃财经拿到的一份文件显示,巧达科技宣称其数据库有2.2亿自然人的简历、简历累计总数37亿份。此外,巧达科技还有超过10亿份通讯录,并且掌握着与此相关的社会关系、组织关系、家庭关系数据。

巧达科技靠此牟利巨大。2016年,巧达科技全年收入1.2亿元,净利润4800万元;2017年,巧达科技全年收入4.11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净利润率超过45%。而其杀手锏就在于对数据的“打通”。

(编辑: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