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阳站长网 (https://www.0734zz.cn/)- 数据集成、设备管理、备份、数据加密、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网站设计 > 佳作 > 正文

银行发力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公司有哪些差异?

发布时间:2018-08-25 01:21:07 所属栏目:佳作 来源:虎嗅
导读: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金融领域各个业态如银行、保险、资管等等都在面临一些调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P2P的爆雷潮也让业界风声鹤唳。然而不管传统金融领域还是新金融,现在都把金融科技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以及正在

可见,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谁也不想落伍。长期以来人们把互联网公司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银行则是传统的代名词。年轻人甚至很少去银行网点办业务了。不过在金融科技的大趋势下,银行也在推进线上化、数据化、技术化、年轻化。在金融科技的竞合中,互联网公司与银行各有各的优势。

与互金出身的金融科技相比,银行的金融科技有哪些特点?

现在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公司把金融科技作为了最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金融技术的开放来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想把金融科技的输出作为未来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比之下,银行的金融科技,主要责任是服务本行的金融业务,帮助获客、风控、优化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弱化自身自营的金融业务,但银行作为持牌机构,发展金融科技是为了强化自己的业务。未来的行业格局,会是金融科技公司向银行卖技术卖服务,银行自己也做金融技术,也从外部购买金融科技服务。

现在的大中小银行基本都与金融科技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去年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此起彼伏,工行牵手京东,建行重新拥抱阿里,百度与农行合作,中行与腾讯也进行了战略合作,招行则战略入股了滴滴。季剑平表示,目前招行企业APP也在加大与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合作,此次与腾讯企业微信开展了战略合作,实现双方APP的场景互嵌,共同建设覆盖金融与非金融全场景的企业服务生态。

除了战略合作,银行本身也需要发展技术,以免丧失技术创新能力,不过自研技术肯定是投入巨大的,小银行基本是采购IT技术与设备。中型银行大多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规模较大的银行则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采购少部分技术。这既是为了保障创新能力,也是业务需要。

招行总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夏雷对虎嗅表示,目前招行使用的技术大部分是自己开发,如指纹识别、网络安全措施等涉及到核心竞争力,都是自己开发。而像大数据这种技术,需要随自己的业务发展而进行不断地挖掘,事前根本不知道要挖掘哪些东西,这种技术体系就必须由自己来构建。靠外部来建根本建不起来,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只有少量的比较单一、稳定、变化不大的技术,如人脸比对等,可以通过外部合作或者引进来完成。具体来说,进行人脸比对这个过程,不仅是将两个图像进行对比,还需要把人脸图像数据库建起来,把客户端扫描系统建起来, 还需要活体检测技术的配合。这些技术由自己开发来完成。判断两张脸是不是一个人,这类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来解决。风控方面,也会少量使用第三方技术厂商开发的风控模型,但会依据实际使用情况做修改。

小型银行技术开发实力有限,资金投入有限,技术需求的解决主要靠引进和购买。中型银行也做技术的开发,不过更多会选择与技术公司合作。如南京银行上线了“鑫云+”互联网金融平台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是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发的,蚂蚁金服的云计算、SOFA中间件、OceanBase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向南京银行进行技术输出,搭建了线上业务端的核心系统、网贷系统、理财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产品系统以及大数据平台。南京银行通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建设的“鑫云+”这个平台,再向中小银行输出平台的能力。

银行优势在变现能力与线下资源

与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服务相比,银行的金融科技优势在于变现能力强,银行本身的借贷、支付清算、投行业务、理财等等,都可以作为金融科技的变现手段。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输出与金融科技变现,目前来看还在探索阶段,盈利模式还未明确下来。通过收取技术的开发费、服务费来形成收入显然过于老套,跟软件厂商卖系统一样。

现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银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如长亮科技、润和软件,2017年营收分别只有8亿元、16亿元。靠卖解决方案很难形成较大的营收规模。能否按金融科技推动的交易规模来收取佣金,现在还不能确定,需要看技术输出过程中客户对于技术的依赖程度如何。

此外,银行在线下金融场景方面有优势。互联网企业在发展线上金融业务与技术能力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大量的金融线下场景,银行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其经验、数据、对业务的理解都更有优势,这使得银行在做线下业务的技术解决方案时,有更好的基础。

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邱寒认为,虽然现在金融线上的部分越来越大,但看相关的统计数据,百分之八九十的金融业务还是发生在线下,这样传统金融出身的公司有天然的优势,更贴近传统金融的日常业务,更了解传统金融的场景,更懂线下的流程。线下的流程其实非常复杂,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只有懂得了才能提升效率。

银行做金融科技,挑战在C端数据、决策机制以及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虽然银行在金融科技上有诸多优势,但现在的事实是,蚂蚁金服估值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人民币估值在1万亿左右。与银行股的估值相比,仅次于工行、建行、农行,与中行市值相当。这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更加看好。

与蚂蚁金服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银行做金融科技,也要直面自己的弱势和不足。

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方面有不小差距。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的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优势明显,银行相比要差不少。微信月活近十亿,支付宝活跃用户8.7亿,这种规模优势是银行体系没法比的。招行零售客户中,活跃用户为1亿多。

这应该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我们平时用微信支付宝很多次,用银行的APP最多是为了转账免费。与互联网公司相比,银行缺乏规模足够大、用户足够活跃的C端产品,对客户服务的线上化程度也有待于加强,因此在C端用户数据方面不够丰富,在用户画像上可能不及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公司更加精准。银行在C端的数据主要是消费数据与信用数据。这样,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在C端、线上方面,有银行无法匹敌的优势。对此,季剑平认为,相比之下银行在B端市场仍有较强的优势,围绕经营和服务企业客户的需求,深耕B端市场,并构建产业互联网云服务平台,通过B端客户带动其C端用户的流量转化和活跃度提升,是此后招行企业APP的重点发力方向。  

在高端技术人才方面的吸引力可能也是个问题。与金融业务的扩张依赖资本不同,金融科技的核心是人,人才是金融科技取得技术突破的关键。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都很大。但对于技术人才来说,银行的吸引力很难胜过专门的技术类大企业。在技术人才的薪资方面,银行薪资不低,不会比一般的互联网企业差,但还是没法跟BAT抢最热门的技术人才。技术企业在期权激励方面更加灵活,但银行可能很难给到。相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于工作的稳定性更好,以及一线城市的户口等隐性福利。

(编辑: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