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阳站长网 (https://www.0734zz.cn/)- 数据集成、设备管理、备份、数据加密、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36氪领读 | 重新认识“焦虑”,不做那只抓着花生米不放的猴子

发布时间:2018-07-14 10:54:52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36氪
导读:原标题:36氪领读 | 重新认识“焦虑”,不做那只抓着花生米不放的猴子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什么是“焦虑管理”呢?其实就是说,焦虑是生活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36氪领读 | 重新认识“焦虑”,不做那只抓着花生米不放的猴子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什么是“焦虑管理”呢?其实就是说,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得学会控制和应对它。可是,你是否想过,这个认识有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焦虑管理”的传统理念是一种误导,焦虑并不是人们生活中必须与之相处的事物,我们能够做到彻底摈弃焦虑。本书适合所有管理者和领导者阅读,也适合想消除焦虑并实现高绩效的职场奋斗者阅读。本文摘编自《工作不焦虑》作者德里克·罗杰,尼克·皮特里。

有人读了尼克的文章之后,对他说:“你讲的道理都是对的,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如果得了癌症还会这样无忧无虑吗?”

尼克答道:“我就是癌症患者。”

从25 岁起,尼克就被诊断出各种癌症,多次被医生宣告“来日不多”。如今30 多岁正当年的他,有 4 个不满7 岁的可爱的孩子。他仍然每天面对着“来日不多”的魔咒,但心情完全不受影响。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很焦虑,这些焦虑与他们的工作、老板、配偶、孩子等有关。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焦虑是外界的人和事造成的。可是你想过吗,你能否在生命中彻底摆脱所有让你烦心的人和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会使焦虑成为你生活的常态,然后你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将自己的快乐完全交托在别人手中。

这就涉及“焦虑管理”(managing stress)的基本观点。那什么是“焦虑管理”呢?其实就是说,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得学会控制和应对它。可是,你是否想过,这个认识有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

“焦虑管理”的传统理念是一种误导,焦虑并不是人们生活中必须与之相处的事物,我们能够做到彻底摈弃焦虑。

压力和焦虑

你是不是也认为有点焦虑其实是件好事?培训中,我们经常把这个问题抛给学员,而几乎每个学员都会点头表示认可。接着我们还会问:“当你们焦虑时,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答案通常是各种各样的痛苦体验,这些感受不可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试问有多少人焦虑了一整天,回到家却对爱人说“今天我的感觉特别好,因为我很焦虑”?焦虑不会带给人任何好处,事实上,焦虑带给人的只是缩短的寿命以及更痛苦的生活。焦虑永远都不可能是你的朋友。

当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总会有一小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说焦虑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和潜力,这个回答本身就没有搞清楚焦虑的实质。这种混淆不清的观点导致人们把焦虑错误地分为所谓“好焦虑”和“坏焦虑”。下面我们将描述“压力”和“焦虑”的异同。

“压力”指的是一种执行任务的要求,且这种要求在程度上比较强烈,但其本身并不包含焦虑的成分。因而,构建韧性的关键是避免将事件本身的“压力”转化为“焦虑”。当人的大脑被执行任务的要求唤醒时,“压力”就开始出现了,比如一大早你挣扎着起床,可是感觉太困了,一不小心又打了个盹,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猛然间清醒,意识到上班要迟到了,你的“压力”噌噌地往上涨。你急吼吼地冲进办公室,因为自己迟到了,一上午你处处感觉工作落后了一步。老板在等你汇报工作,没赶上的会议等你再安排时间,办公桌上的新项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馈……

压力+纠结 = 焦虑

Pressure+rumination= stress.

以上所描述的状况你认为是焦虑吗?这些只是压力,但是当你增加了“纠结”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来回琢磨让自己苦恼的事情时,压力很容易转化为焦虑。比如你迟到了,是接纳自己迟到的事实,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是对自己起床晚了这件事充满内疚,对自己的行为懊恼不已,对后果担心害怕?你是不是在上班路上急不可耐地想闯红灯?是不是抱怨你前面的司机,信号灯都转绿了,他怎么还慢悠悠?这就是把压力转化成了焦虑。焦虑没有丝毫用处。信号灯不会因为你急着赶路就为你一路亮起绿灯,司机也不会因为你抱怨就能把车开得更快,什么也不能改变你睡过头和迟到的事实。你可能会说:正因为有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我这么焦虑一点儿都不奇怪。当真如此吗?人们焦虑而且总能为焦虑辩解。事情本身很简单,你早上睡过点了,现在迟到了,仅此而已。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发现纠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纠结是我们应对焦虑的核心。我们想强调的是,你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人天生就习惯纠结,纠结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行为。正因为纠结是一种习惯,所以可以改变。本书将逐步告诉读者如何改变这种习惯。改变的过程很简单,只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唤醒。

第二步,专注。

第三步,超然。

第四步,释放。

所谓积习难改,多年的习惯不会一夜之间就发生变化,而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可以问一下任何一个吸烟者,他们会告诉你戒烟不难,可他们已经戒了几十次都还没戒掉。改变习惯需要明确原因,这样可以激发我们改变的动力。因此,本书也将告诉你为什么要改变纠结的习惯,以及如果继续咀嚼那些令人苦恼的事情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生活事件迷思

焦虑诱因概念来自“生活事件焦虑模型”。根据该模型,我们设计了目前大家熟知的生活事件量表。我们有不少类似量表,一般包括80~100件常见生活事件,诸如换工作、孩子离开家等。根据量表中列出的事件,被试被要求回忆最近6 个月的生活经历,并在量表上标注已发生事件。生活事件量表遵循的理论是:一个人处理生活事件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应对每个

生活事件都需要当事人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和适应,都会消耗一定的精力。如果发生了足够多的生活事件,人就可能消耗掉所有的精力,最终遭受焦虑带来的痛苦。因此,一个人在量表上打钩越多,这个人就越焦虑。该量表还对每个事件附有调整分值,这些调整分值是由研究人员抽选研究对象,按照焦虑满分100分的标准,要求测试者为每个生活事件带来的焦虑打分,然后取平均值计算所得。

“生活事件导致焦虑”,这种观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差不多每星期,媒体都会有一些相关报道支持这种观点。最常见的例子是搬家。在最近一次的广播访谈节目中,有个人描述了她朋友最近遭遇的一系列生活变故,其中搬家被描述为最令人焦虑的事件,位于所有事件列表之首。本书认为,如果搬家本身是一种令人焦虑的事,那么所有人只要搬家就会焦虑,这很明显是不合逻辑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搬家就是把东西归纳整理打包后,从原居住地搬到目的地的过程。搬家需要做很多工作,在限定时间内做完这些事情的确很有压力,但如果当事人没有纠结于这些事,搬家并不会带来焦虑。

(编辑: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