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衡阳站长网 (https://www.0734zz.cn/)- 数据集成、设备管理、备份、数据加密、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发布时间:2020-01-30 10:30:26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互联网
导读:当前,国内外学者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从病毒基因组序列到病毒来源的鉴定,再到病患的临床特征、病毒传播规律的分析,各个领域均有研究组投身其中。 撰文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 ● ● 在疫情早期, 国内学者已介入病毒的研究 初识复旦大学病

除此之外,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发表的论文引用新型冠状病毒序列数据时,在未经上传者同意授权前使用,遭到了业内资深学者的批评,后相关学者不得不对论文予以修改更正。另外,高山团队的论文也在没有与张永振团队沟通的情况下使用了共享数据发表论文,由此引发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之间的口水战。

国内病毒学领域一位资深学者表示,“Genbank上公开的序列是开放的,但釆用Gisaid上序列数据必须经上传者同意授权,其核心原则是你一旦注册,就意味自己接受其约束条件。”

此次科学家反应速度极快,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但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如何感染人类的谜底仍有待揭晓。眼下更为重要的,是公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期及早地控制疫情,找到治病的良方。

判断疫情、公布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数据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钟南山在从广州赶往武汉的火车上,图片由苏越明拍摄

在以钟南山为首的专家组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之前,国内大部分居民仍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庆中,奔走在回家的路上。数十亿人次的春运大迁徙,大年初二前仅离汉人员就有500多万,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回家与自己的亲人相聚。

1月18日,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奔赴武汉,他们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1月20日,钟南山的一席话让全国人民对新型冠状病毒重视起来。

“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钟南山当天在接受央视新闻访谈时表示。

仅仅几天之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表现凶猛,其严重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不仅武汉地区遭受影响,受春运大迁徙影响的全国各地也陆续发现病例。

此后,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临床数据以及评论,也陆续在国际四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期刊》以及《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出来。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1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武桂珍联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研究者介绍,2019年12月,一群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被发现与中国武汉的海鲜批发市场有关。通过对肺炎患者样本进行无偏测序,发现了一个以前未知的β冠状病毒。从人类气道上皮细胞分离获得一种命名为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论文还对三名患有严重肺炎的成年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毒株,并得到了2019-nCoV病毒。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时间轴

同日,《柳叶刀》及其子刊同时推出 “新型冠状病毒” 专题,分别从临床症状、传播方式(追踪家庭研究)等方面阐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特征。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新病毒的早期感染者在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及之外的感染病例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黄朝林对最初感染的41个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41例患者中有27例曾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并指出感染者发病时,常见症状为发烧,其次为咳嗽、疲劳等。通过对这41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13例(32%)患者被送入ICU,6例(15%)患者死亡。如此高的病死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临床结果,我们需要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更多的流行病学细节内容。更令人惊讶的是,前四名感染者中有三人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科学》杂志因此撰文,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并非新型冠状病毒的唯一起源地。

疫情爆发 中国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紧张的学术接力

陈福和等学者披露的一个感染家庭的研究案例,图片来自lancet.com,由志愿者汉化

《柳叶刀》另一备受关注的文章则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袁国勇团队,他们聚焦于一个感染2019-nCoV家庭,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发病具有家庭集群性,用数据确定了2019-nCoV的人-人传途径。“此前,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和家庭环境中出现人际传播(人传人),且其他国家报告了受感染旅客的病例,我们研究的发现与这些是一致的。” 袁国勇表示。

数种抗病毒试验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当下是否已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一话题。国内外已有数个研究团队正在紧张地进行药物开发,但截止目前没有一种经过官方证实有效的药物或疫苗。

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饶子和领衔,成立抗2019-nCoV病毒感染联合应急攻关团队,通过对数个数据库进行筛选,获得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该药物研究仍处于非常早期。

1月2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艾滋病治疗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已用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新型肺炎确诊病例的治疗,“临床观察有效果,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结论,我们还要做更多的观察。”卢洪洲表示。

1月27日,《知识分子》连线姜世勃,其团队正在致力于探究EK1多肽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有效,姜世勃表示,“该多肽可能应用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姜世勃发现了第一个高效的抗HIV的C多肽,此后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研发出抗SARS多肽,2014年和2017年又先后研发出抗MERS多肽以及抗寨卡病毒多肽。

2019年4月,其团队在《科学-进展》发文宣布成功研发出一个广谱的抗冠状病毒多肽–EK1,“该多肽对我们所检测到所有5个人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和MERS-CoV)和3个蝙蝠类SARS冠状病毒都有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S-HR2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ARS-CoV和SL-CoV S-HR2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而与97%的S-HR1区的序列相同),相信EK1多肽应该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同样有效。” 姜世勃表示。

(编辑:衡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